首頁 > 裝修小知識 > 裝潢知識小教室 > 木工電鋸知多少?-【專業木工與家用木工】

裝修小知識Column

木工電鋸知多少?-【專業木工與家用木工】

分享到

木工電鋸知多少?-【專業木工與家用木工】

你知道木工用的鋸子有多少種嗎?從居家木工、DIY手工到專業工地使用的鋸子,型態跟用途可以說是有千百種,而在不同鋸子和零件的選擇配對上,速度和精度也會有明顯的差異表現。這篇就讓雅編把目前最常見的鋸子從品牌/平台到現場施作一次講清楚,除了讓你增加對鋸子的了解程度,哪天若恰好有需要,也能快速知道自己目前需要"哪種鋸子"。

木工現場的必備神器:固定式鋸台

即便你沒到過工地現場,也肯定在裝潢中的店舖中看過這個機器。固定式鋸台顧名思義,它的鋸片被固定在桌子底部,僅在檯面上露出部分鋸片用來切割。較為陽春版本的鋸台大多只有直線切割的功能;再進階一點的,還有可調整刀片角度,或切割物角度等功能。外觀看似是木板與零件組合,但對木工來說至關重要:不只能快速又高精度地處理大部分角材與木板,便於拆裝的特性也讓它能自由遊走在每個案場,是專業木工公司的基本生產工具。

項目 桌鋸(Jobsite/Table Saw) 斜切鋸(Miter Saw) 滑軌斜切鋸(SCMS)
定位長料開片、可重複直線切90°/45° 斜切、壓條、踢腳線寬板斜切、複合角度精切
擅長大面積板材、系統板、夾板線條、門框、修邊條寬板、雙向傾角、精準角度
關鍵規格桌面平整、靠尺平行、分離刀片(防回彈)、集塵斜角/傾角範圍、定位檔、集塵罩滑軌剛性、角度鎖定精度、集塵效率
不適合狹小空間切極短料長板開片(不如桌鋸穩)重量大、占空間,多用在工作室/大工地


靈活快刀手:往復鋸(軍刀鋸)

「軍刀鋸」就是大家常說的往復鋸(Reciprocating Saw)。它不追求漂亮的直線,而是專門處理難切、卡位、快拆的場景:房屋拆修、去除金屬管、帶釘木料、甚至修剪樹枝。以下用「小軍刀鋸」與「大軍刀鋸」兩級來說清楚定位與規格。

小軍刀鋸(單手/迷你型)

定位 靈活、能鑽狹縫與頭頂作業;電池款居多,單手好握。
常見規格 12–18V;行程 12–16mm;空載 0–3,000 spm(無段變速);重量 1.0–1.8kg;刀片 4"–9"(修枝可到 12")。
擅長 頭頂/胸前修枝、木條、PVC/PE 管;櫥櫃內靠牆貼切、小面積拆除。
不適合 厚料、多層材料的高速拆除。
優勢 小、穩、視線好、震動相對小。
限制 行程短、扭力有限,遇硬料效率會掉。

 

大軍刀鋸(雙手/標準型)

定位 拆屋、拆牆、拆門框的「粗工王者」,追求速度與耐用。
常見規格 18V/20V 或 36V(雙電),亦有市電款;行程 28–32mm(1-1/8");空載 0–3,000+ spm;多具 擺動(Orbital)模式;重量 3–5kg;刀片 6"/9"/12"。
擅長 帶釘木料、鋁窗鋼框、粗管(銅管、鍍鋅、不鏽鋼薄管)、厚料與多層材料。
不適合 精切、靠尺直線修邊。
優勢 行程長+扭力大=切得快;擺動模式切木更兇猛。
限制 重、震動大,需要雙手與穩固支點,長時間較累。

大圓鋸機(7-1/4" 常見)

大圓鋸是現場裁板主力;搭配導板,就像可搬的「行動裁板機」。

定位 長直線、大面板快速裁切;工地主力機。
常見規格 鋸片 184–190mm;切深 55–65mm(90°);傾角 0–45°;無刷馬達、電動煞車、軟啟動;重量 3–4.5kg;導板相容性、集塵口。
擅長 系統板、夾板、木芯板長切;45° 斜切拼角。
不適合 極短/窄料精修(易跑刀;交給斜切鋸或桌鋸)。
優勢 速度快、切深足、通用性高;配導板可半精切。
限制 手持仍需穩定靠刀;未搭導板時,直線與爆邊控制受限。

小圓鋸機(4-1/2"~6-1/2")

小圓鋸輕巧好控,專治狹小空間與短切、收邊。

定位 單手操控、狹窄處短切與修邊。
常見規格 鋸片 115–165mm;切深 25–45mm;部分機種有「下沉式」或微調深度;重量 2–3kg;集塵口、護罩視野。
擅長 櫥櫃內短切、開窗、倒角、小面積板材切割。
不適合 厚料連續重切(易過熱、擠刀)。
優勢 輕巧、單手穩定度高、轉場快。
限制 切深有限;連續工況續航與散熱較吃力。

 

 

名匠的最愛:手工日本鋸(拉切)

日本鋸最大的特徵是在「拉」的時候進行切削。拉切會把鋸片拉直、張力更穩,所以鋸身能做得更薄、切口更窄、毛邊更少、出力也更省。對比西式「推切」,日本鋸在精細榫接、薄木板、貼皮板上特別有優勢。

切得漂亮的關鍵:薄鋸身+拉力受力讓刀路穩,齒形分工(順切 rip/橫切 crosscut),量產常見「脈衝硬化齒」耐用但難以重磨。
類型 定位 優勢 限制/備註
Ryoba 兩刃鋸一面橫切、一面順切的萬用王一把兼顧兩需求,入門首選鋸片較寬,極端細活不如 Dozuki
Dozuki 胴付(背鋸)精密榫接、燕尾榫有背脊更薄、切口極細切深受背脊限制
Kataba 片刃鋸直線長切、深切無背脊、切深足單一齒形,彈性不如 Ryoba
Kugihiki 齊切鋸榫栓/木釘齊面修平超薄、柔韌、不傷表面用途專一,通用性低

品牌/平台怎麼選(抓大方向就不會後悔)

取向 怎麼挑 核心理由
精度派(櫃體/收邊)選有原生導板生態的大圓鋸(或軌道鋸),斜切鋸角度鎖定清楚、集塵效率高長直線與角度的「可重複性」是關鍵
耐操派(拆除/快改)大軍刀鋸行程長、擺動模式;大圓鋸外殼耐摔、扭力大、電動煞車工期緊、工況髒,設備要扛得住
CP 派(家用/入門)同品牌電池平台先決(18V/20V Max),無刷優先,一電多機後續擴充省錢、省重、省充電管理

鋸片與配件怎麼配(速度、精度其實都靠它們)

圓鋸片怎麼選

場景 直徑/齒數 齒形 建議
快速開料184–190mm/24TATB速度優先,毛邊後修
通用裁切184–190mm/40TATB兼顧速度與乾淨度
精切貼皮165–190mm/60T+Hi-ATB爆邊最低,建議搭導板
複合/鋁材165–190mm/60TTCG耐用、抑毛邊

軍刀鋸片怎麼選

材料 TPI/材質 備註
拆木(含釘)6–10 TPI,Bi-Metal/硬質合金耐釘、進刀快
金屬薄板14–24 TPI,Bi-Metal/鈷鋼低擺動、慢進更順
混合材料變齒 Variable TPI降震、兼顧速度

必要配件

導板/靠尺 F 夾/邊夾 吸塵器轉接 27/36/45mm 桌鋸分離刀片 推棍/推板

現場施作:常見情境(SOP)

1)大板材長直線精切(系統櫃背板/層板)

  1. 雷射水平放樣 → 墨斗彈線。
  2. 鋪工作馬或保麗龍板,全幅支撐防夾刀。
  3. 大圓鋸 + 導板:先切 2–3mm 預割線 減爆邊 → 再切全深度。
  4. 120→240 砂磨收邊,必要處倒角。

2)櫥櫃內短切與就地改造(狹窄空間)

  • 小圓鋸淺切靠尺走刀;角落用小軍刀鋸細齒片慢進。
  • 貼膠帶標線;開切前先確認背後無管線與固定件。

3)舊木作拆除+釘子處理

  • 大軍刀鋸 + 耐釘片,鞋座貼緊料面減震。
  • 非承重區切入;遇釘子直接切過,不用硬撬。

4)壓條/踢腳線角度切

  • 用斜切鋸(或滑軌斜切鋸)做 45° 試切件 校角 → 正料切割 → 邊緣輕砂。

安全 × 集塵(做得快,也要做得穩)

  • 護目、口罩(或半面罩)、耳罩;軍刀鋸可加防割手套。
  • 圓鋸/桌鋸:切深只露齒尖 3–5mm、工件全幅支撐、靠尺平行、分離刀片到位。
  • 不「卡刀硬推」;看線不清就先清屑、接好集塵。
  • 軍刀鋸慢進比硬壓更快:震動少、刀片壽命長、線更準。

我該怎麼配?(入門 → 半專業 → 專業)

等級 建議組合 適用
入門(家用)小圓鋸 + 小軍刀鋸;圓鋸片粗切+精切各一;導板、F 夾局部改造、短切收邊、簡易拆除
半專業(常態接案)大圓鋸 + 導板 + 大軍刀鋸;視需求加斜切鋸系統櫃現場修配、門片修直、舊屋拆改
專業(精切比例高)大圓鋸(或軌道鋸)全套導板 + 滑軌斜切鋸 + 大軍刀鋸 + 桌鋸;吸塵器直連;Hi-ATB 精切片高精度與重複性作業、商空交期趕

常見踩雷(避掉,品質就升級)

  • 沒導板硬推長直線 → 切面蛇行、爆邊嚴重。
  • 用錯鋸片 → 薄貼皮用粗齒、金屬用木片,結果全炸。
  • 支撐不足 → 料板中段下垂夾刀,最容易回彈。
  • 軍刀鋸硬壓 → 手麻還切不直;改用變齒片+鞋座貼面,慢進反而快。
  • 混用不同品牌電池 → 接頭合不代表保護邏輯合,別冒險。
  • 忽略集塵 → 看不到切線、機器過熱、環境粉塵爆表。

雅編結語|把「能用」做成「好看又耐用」

鋸子不是越大台越好,也不是一次把所有型號扛回家就萬無一失。先想清楚你最常遇到的情境,用「一主一輔」去搭配(例如:大圓鋸 + 大軍刀鋸小圓鋸 + 小軍刀鋸),把鋸片、導板、夾具補齊,再把現場 SOP 練到穩,速度會快一級、切面乾淨一級,工地自然就順起來。

把你的木作,從今天開始變「穩、準、美」

想把家裡的木作一次做好?把圖面或現場照片傳給我們,說明你的需求與預算,雅和會用最精簡的工具與工序,幫你排出穩、準、美的施工節奏。

老屋翻新 新成屋裝潢 局部裝潢 小坪數裝潢 商業空間設計

聯絡我們,開始規劃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