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> 裝修小知識 > 裝潢知識小教室 > 廚房油煙機大解密&網路迷思:為什麼大家說 6 吋管路最穩?

裝修小知識Column

廚房油煙機大解密&網路迷思:為什麼大家說 6 吋管路最穩?

分享到

廚房油煙機大解密&網路迷思:為什麼大家說6吋管路最穩?

明明都是油煙機,為什麼別人家能做到幾乎無油煙,你的卻感覺永遠抽不到油,油煙還是滿屋飄?這種狀況有時不是因為「機器爛」,而是抽風的三大元素-「風量(CFM)」、「風壓(靜壓)」與「管徑與彎管數」沒有搭配好。

並不是有風扇有管子就能稱作是抽油煙機,其內部其實是「風量 × 壓力 × 管路阻力」之間的平衡哲學,若一昧追求風扇的功率,那結果通常只會有大量的噪音、油煙回捲、還有積油問題。

從流體力學看抽油煙機-【效率的關鍵數據】

我們都知道水是流體,那你知道空氣也算是流體的一種嗎?在正確評估與安裝前,專業的設計師與廠商都會確定安裝位置、管線長度與路徑,來計算並挑選最佳的油煙機,其中最重要的就是「風量」、「風壓」與「管徑」這三種數據。

風量(CFM / 立方英尺/分):這數據指的是機器每分鐘能夠抬走多少空氣,但數字越大≠越好,還要取決於管路內部的阻力。

風壓(Pa / 靜壓):在阻力前仍能把風「推」出去的能力,阻力越大,風壓的需求越高。

管徑與彎管:管越細、彎越多,阻力呈「指數級」上升。同風量下,4 吋比 6 吋的摩擦阻力約高 7–8 倍。

結論:以住宅常見 500–700 CFM 來看,6 吋(Ø150 mm)是能讓抽油煙機穩定不爆音的下限尺寸,4 吋是幾乎會讓空氣塞車塞到爆的大小、5 吋的話仍然會顯得有點吃力;若你家使用的是那種大型、專業的抽油煙機(CFM > 750),那就請鄭重考慮安裝7–8 吋的管線。

【名詞科普與補充】

CFM(風量)

每分鐘搬走的空氣量。數字大,表示理論上能抽更多油煙;但若管路很「擠」,大風量會被壓回來,變成噪音和渦流。

風壓(靜壓,Pa)

把風推過阻力的「臂力」。遇到長管、細管、多彎、逆風帽,就需要更高的靜壓才能維持風量。

管徑、彎管與「等效長度」

  • 阻力 ≈(管內風速)² ×(管長/管徑)。同一台機器、同風量時:
  • 風速 v ∝ 1/管徑² → 管徑越大,風速越低。
  • 壓損 ∝ v²/管徑 → 同風量下,壓損約 ∝ 1/管徑⁵。
    所以 6 吋相對 4 吋,同風量的管摩擦壓損大約只有 1/7–1/8。
  • 彎頭還會加碼阻力:一個 90° 彎頭常等於 1.5–3 m 的直管;柔性波紋管更誇張。

6 吋為何最穩?雅編簡單算給你看

500 CFM 做對照(常見中高段家用機):

管徑 橫截面積 (ft²) 風速 (fpm) 風速 (m/s) 體感與結果
4 吋(Ø100)0.0875,73029.1風速失控、噪音大、壓損爆表、實際風量大掉、易回捲
5 吋(Ø125)0.1363,67018.7勉強能用,但稍長/多彎就掉速,聲音仍偏大
6 吋(Ø150)0.1962,55012.9落在住宅可接受風速帶,壓損顯著下降、穩定安靜

小重點:住宅廚房管內建議風速多落在 1,500–2,500 fpm(7.5–12.5 m/s)。6 吋在 500–600 CFM 就比較接近合理範圍;4 吋、5 吋在 500 CFM 幾乎一定過速。

風量不是絕對,抽油煙機這樣挑最經濟又實惠

抽油煙機買排風量大的就對了?這麼想雖然沒有什麼大問題,但如果你的日常生活較多是以煎煮為主、只會偶爾爆炒幾盤菜,卻想硬上「超大風量」,不只噪音變的更大、變粗的管路還可能佔掉收納與設計,因此挑選抽油煙機的真正關鍵,應該先從日常的烹調情境出發思考,讓你用最划算的規格,換到真正「好抽」。

Step 1|先釐清情境,再抓「需要的」風量

為什麼:風量(CFM)是每分鐘要搬走多少油煙;太小抽不乾淨,太大只會吵、還被管路吃掉。
怎麼做:用「習慣 × 爐口 × 動線」估級距。

  • 兩口爐、清炒/煮湯為主:500 ± 50 CFM 足夠。
  • 三~四口、常爆炒/煎炸:600–700 CFM
  • 島型或回流路徑複雜:在上面級距再 +10–20%

小結:先不要追指標王;先把自己家放進去算。

Step 2|先定管徑,再挑機器:6 吋是住宅穩定盤

為什麼:同風量下,管徑越小,管內風速越高、阻力「雪崩式」上升;風會被擠回來,噪音更大。
怎麼做:把管內目標風速控制在 1,500–2,500 fpm(約 7.5–12.5 m/s)。

  • 你的需求在 500–700 CFM優先 6 吋(Ø150 mm)
  • 走線長、多彎或 >750 CFM → 評估 7–8 吋
  • 避免 4 吋(除非超短直排且風量很小)。

數字對比(以 600 CFM 為例):
4 吋:風速 ≈ 6,880 fpm(過快,噪音/壓損高)
5 吋:≈ 4,400 fpm(偏高,稍長就掉效)
6 吋:≈ 3,060 fpm(接近可控範圍,穩定安靜)

小結:先把「水道」開大,機器才抽得出實力。

Step 3|畫管路:直、短、少彎、少波紋

為什麼:每個彎頭、每一段波紋都在加塞。
怎麼做:

  • 走最短直線,能少一個彎就少一個;硬 90°能改兩個 45°更順。
  • 等效長度抓法:一個 90° ≈ 1.5–3 m 直管;波紋管阻力 ≈ 平滑圓管 ×1.5–2
  • 轉接處做喇叭型平滑轉接,避免突然縮徑。
  • 外牆開口同步拉到同管徑,不要 6 吋出風接 4 吋牆孔。

小結:把「障礙」拿掉,機器自然安靜又有力。

Step 4|回頭對「風量–靜壓曲線」,確認到手的是真風量

為什麼:標稱 700 CFM 不等於你家出口就有 700;要看它在你家阻力下還剩多少。
怎麼做:

  • 先估阻力點(例:6 吋直管 4 m+90°×2+低阻風帽 → 約 150–200 Pa 等級)。
  • 打開廠商風量–靜壓曲線:在 150–200 Pa 讀出可用 CFM。
  • 若掉太多:放大管徑/減彎/改低阻風帽/換高靜壓機種

小結:買機不是比最高分,是要看你家的實戰分。

Step 5|出口與捕捉面:最後一哩路,常決定成敗

為什麼:很多案子卡在外牆風帽與罩體——出口一「緊」,前面全白費;罩體一「淺」,煙先跑了。
怎麼做:

  • 低阻風帽:大開口、順流葉片、止回片彈力別太硬;開口口徑要與管徑一致。
  • 罩體捕捉:罩深覆蓋到爐面前緣(至少 +5–8 cm),島型加側擋/背擋提升捕捉率。
  • 驗收:全速時外牆出風手感強、紙巾/煙霧往外走、噪音不刺耳。

小結:出口順+罩體穩,才是「抽得乾淨、聽起來安靜」的關鍵組合。

油煙的處理關係到你與家人的健康,將需求整合進設計裡面,是雅和致力完成的目標,清淨的空氣不只源自於良好的抽油煙機,還有房屋建材與塗料。

若你也想把廚房油煙、板材甲醛以及塗料問題一次解決,歡迎將您的想法透過 免費諮詢表單LINE 官方帳號 告訴我們,讓雅和用專業設計+正確管路,幫你打造乾淨又清潔的良好環境。

#廚房家電 #廚具 #廚房 #抽油煙機
TOP